秦楚網訊(十堰日報)特約記者 周玉娟 報道:1月6日,記者在丹江口市武當云谷大數據產業園看到,園區內各項目正加快建設。這是該市著力打造百億水資源加工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我們既要守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‘大水缸’,也要打開灌溉區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‘水龍頭’。”丹江口市委書記趙洪福介紹,未來五年將充分發揮“中國好水”優勢,擴大水資源加工業規模,形成“源頭活水+純凈水+功能飲料+食品加工”一體化水資源加工產業鏈,力爭到2026年形成產值150億元的產業集群。
該市著力培育符合水源地要求的產業體系,重點招引水資源加工領域知名企業。在農夫山泉丹江口新城工廠,11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,每年產值超22億元。
以水聚財,既當好“水衛士”,又培育“水經濟”。在武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,全自動化飲品灌裝生產線快速運轉,每年可生產1000噸素酒干漿飲料。該公司負責人說:“丹江口市未來必然是以水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城市。我們以傳承中國道文化為己任,7年來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,終于將古法養生素酒研發成功。”
同樣看好該市水資源優勢的還有國網湖北丹江能源投資(集團)有限公司。走進該公司生產車間,工人正忙著將一箱箱剛生產的“宜丹泉”飲用水裝車。截至目前,水資源利用及農產品加工業占該市工業比重的17%,水資源及與水有關的農副產品加工規上企業有26家,年產值達70億元以上。
以水發力,“水經濟”蓬勃發展。丹江口水庫水溫常年保持在13攝氏度以下,如同天然冷庫。武當云谷大數據產業園一期項目是湖北省首個水冷大數據中心,該項目以自然水代替電力為機房制冷,年可節約用電量8000萬度。項目達產后,年產值可達17億元,帶動產業投資50億元,預計到2026年可形成產值100億元的產業集群。